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业界动态 > 压成本求生存 多晶硅项目“顶风”上马

压成本求生存 多晶硅项目“顶风”上马

作者: 时间:2009-09-1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作为产业最重要原料的,其基本的成分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沙子没有多大差别。在价格经历了火箭般的蹿升后,与沙子虽然同样来自硅这个大家族,但身份却俨然一个王子和一个贫儿。不过,在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冲击下,的价格就像坐上过山车,的宠儿突然好似沙子般充斥市场,致使行业面临“洗牌”,部分匆忙上马的项目甚至可能走向崩溃边缘。

本文引用地址://www.cghlg.com/article/98027.htm

  9月5日,在业界热议多晶硅行业或面临洗牌的声浪中,总投资27亿元的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00吨多晶硅的项目在成都新津工业集中发展区正式投产。

  而就在10天前,8月26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同日,在工信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表示,“如果一哄而上,缺乏有序发展,就有可能在新兴产业领域里出现新一轮产能过剩。”

  一直以来,产业一直备受投资资金的宠爱,但没想到此次却被国务院常务会议点名批评为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那么,作为太阳能电池制作的上游行业——多晶硅行业的重复建设到底有多严重?随后出台的新政对行业的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每日经济新闻》对此展开了调查。

  利润暴增吸引项目纷纷上马

  “多晶硅从2005年的40美元/公斤,到2008年最高冲破400美元/公斤,步步跃升的利润空间吸引了大批资金的蜂拥而入。”回忆起前几年的多晶硅投资热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将矛头指向了由于涨价而带来的利润暴增。

  随着价格越涨越高,多晶硅项目投资热也随之到来。据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张剑介绍,目前我国投资多晶硅的项目约有70个左右,在2008年上半年曾一度陷入疯狂的境地。张剑认为,这一场投资风潮非常盲目,特别是民间投资,受短期利益驱使,盲目性更大。“当时的计划、投资收益目标都是基于当初的历史价位进行立项的,在2007年、2008年那波疯狂投资中,让许多项目的投资者都没有理性地核算成本,因此,这为以后价格下跌时项目的没落埋下了隐患。”张剑表示。

  天合光能国际采购及企业发展部副总裁朱虞也认为,一个行业的规划应该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并不只是试图在短时间里“淘金”。朱虞表示,在多晶硅涨价期间制定出的产业发展计划中,所有财务数据的依据都是不足采信的,这也成为行业不健康发展的根源所在。

  果不其然,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多晶硅价格迅速回落,投建多晶硅项目的声音一下子偃旗息鼓。

  高端材料短缺 低端项目泛滥

  对于太阳能多晶硅的产能过剩问题,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走出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各地试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寻找经济增长新引擎,因此新兴行业受到关注和重视,尤其是领域的产业被很多地方视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但由此产生的重复建设问题也不容忽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新能源 多晶硅 光伏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