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2.4GHz 0.35-μm CMOS全集成线性功率放大器设计

2.4GHz 0.35-μm CMOS全集成线性功率放大器设计

作者: 时间:2011-08-02 来源:网络 收藏

2.1 前仿结果
使用Candence公司的SpectreRF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在2.4 GHz中心频率上,在1 dB功率增益压缩点,输出功率为25.0469dBm,如图4所示;输入0dBm功率信号,输出功率为252.2dBm,如图5所示;稳定因子Kf在工作频段内大于3;输入反射系数S11-14。

本文引用地址://www.cghlg.com/article/187415.htm

d.jpg


2.2 版图结构
版图在Cadence环境下设计完成。版图设计是制造电路的基础,在高频电路设计中,版图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电路生产的成品率及可靠性。好的设计不但本身很少带来不可靠因素,而且对于工艺上难以避免的问题,也可预防或减弱其影响。本次设计版图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晶体管栅宽尺寸很大,为了减少栅极电阻和栅极电容对电路性能的影响,MOS管选用并联和叉指布局设计;2)功率放大器输出级晶体管流过的电流很大,为了避免对周围其他器件的影响,在输出管周围用隔离环进行隔离;3)由于输出级的电流很大,输出级金属线采用多层金属,以此来减少流过金属线的电流,避免金属线过宽产生的寄生效应;4)在系统布局上,将输入信号置于左边,输出信号置于右边,从而减少高频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互影响。
2.3 后仿结果
利用Candence公司的SpectreRF软件对版图提取的参数进行后仿真,在2.4 GHz频率0 dBm输入功率时,输出功率为23 dBm在1 dB功率增益压缩点,输出功率为21.36 dBm,在工作频段内稳定因子Kf>6,在2.4 GHz处,Kf>10,,比较前后仿真数据,输出功率和漏极功率效率都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晶体管、电感、电容寄生参数,以及衬底耗散的影响,使功率输出没有达到最优。

3 结论
利用漏极寄生电容与射频扼流电感谐振,这样电感量很大,占用的芯片面积增加,为了减少芯片面积,用一电容与射频扼流电感并联,在工作频段内谐振,以提供大阻抗。为了避免放大器发生自激现象,通过稳定圆仿真,确定在相应的电极加适当电阻。
在3.3 V电源电压下,通过负载线技术,最大化利用晶体管的耐压能力和驱动电流能力;优化输入级的输出电阻和输出级的输入电阻,通过级间匹配网络,达到级间最佳功率传输;基于输入阻抗为复数的特点,利用电感与寄生电容的谐振产生纯输入电阻,以此电阻为前提,设计输入匹配网络,最后设计的匹配网络为T形匹配网络。
采用SMIC 0.-μm 射频工艺,完成了2.4 GHz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应用Candence公司的SpectreRF软件对电路进行后仿真,输入0 dBm功率信号,输出功率为23 dBm。稳定因子在工作频段内Kf>6,B1f>0,可实现全并工作于短距离小功率射频收发系统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4GHz CMOS 35 集成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