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TD-SCDMA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TD-SCDMA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作者: 时间:2013-02-01 来源:网络 收藏

201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为第一完成单位,并协同大唐电信集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院等企业和高校、院等共同申报的“”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本文引用地址://www.cghlg.com/article/153589.htm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代表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年度最高奖项。获奖者均为在当代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做出突出贡献、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了突出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企业和项目。

荣膺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研究及”项目的科技创新点和重要意义体现在:自主研发了双模终端技术,解决了产业规模商用的瓶颈,打破了国外厂商在移动通信芯片领域的长期垄断,提升了我国芯片基础工业的竞争力;系统设备在容量提升、性能提升、工程实用、绿色节能四大类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大规模商用,全面提升了我国基础工业技术水平;创立了技术标准产业化的测试方法体系,在系统级端到端的测试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自主研发了协议一致性测试装备,开创了我国自主创新标准技术产业化测试的先河,打破了国外厂商长期垄断的局面;面向高质量业务感知的运营创新,提出并规模应用了一系列TD-SCDMA网络优化、运营安全、网络管理和TD与GSM网络融合的创新方案,全面解决了TD-SCDMA网络运营难题,相关技术为业界首次应用,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立首个企业自发形成的产业协调性组织,形成了专利共享、共同开发、协同组织的产业发展机制,开创了我国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加快了产业化整体进程。

2000年,TD-SCDMA技术标准被ITU正式确立为3G国际标准之一,一举打破了完全由欧美厂商主导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垄断格局。中国自此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进而引领本土产业链主导了竞争的主动权。国内企业掌握TD标准、系统设备、仪表、芯片、终端等核心技术,完全占据产业链高端环节,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四年来,通过中国移动对TD-SCDMA的商用建设和全力运营,TD-SCDMA产业在国内市场已取得阶段性成功,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TD-SCDMA用户达到8786万,圆满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发展目标。TD-SCDMA基站规模达到28万,网络接通率为99.67%,掉话率仅为0.29%,各项核心指标已达到甚至超过2G和其他3G通信系统水平,精品网络已初步建成。2012年TD产业链合作伙伴数量超过260家,TD-SCDMA终端在库产品达742款,销量超过5800万部,已形成“同质、同价、同时”的“三同”成熟标志。同时,TD-SCDMA产业带动效应突出,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支撑,带动了近万亿的规模投入产出,直接和间接拉动GDP合计近50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3万多个。

“TD-SCDMA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的获奖,标志着带动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的群体突破,提升中国信息通信产业基础工业国际竞争力的TD标准及其产业化,在国家层面首次得到认可和肯定,也是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等项目申报单位实现我国工业界第一次核心技术创新,历史性地打造形成由本土企业主导、所有国际通信企业参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所做贡献的高度褒奖。

据悉,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大力推进TD-SCDMA的下一代演进技术TD-LTE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截至2012年底,中国移动TD-LTE扩大规模试验已在15个城市建设超过2万个TD-LTE基站,全球TD-LTE发展倡议(GTI)已有51家运营商和39家制造商加入,13个商用网络推出。

报告指出,第三方支付是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

目前,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线上和线下市场正在通过移动技术、O2O等形式不断进行融合。在此过程中,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特征和重要的市场变化,这些变化都将对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从全景的视角对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进行扫描,并细致地梳理各主要细分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脉络,对于理解当前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赛迪顾问凭借自身在行业资源、信息技术与数据渠道等竞争优势,针对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整体市场和银行卡收单等线下支付市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市场规模、企业格局等方面做出了重新梳理和大量更新,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深入了解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提供决策依据。

在第三方支付行业中,银行卡收单与互联网支付是交易规模占比最高的两大类业务;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以地方性业务为主,业务范围涉及全国的企业仅占全部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企业的五分之一;移动电话支付等业务规模尚处于发展期,目前在第三方支付领域交易规模的占比较小。

从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层面来看,2012年银联商务以45.9%的市场份额领军各企业,支付宝凭借其在互联网支付领域的绝对优势紧随其后,汇付天下、通联支付、财付通分别占据第三方支付行业综合第三、第四、第五的位置。

银行卡收单市场保持较快发展

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不断发展,部分综合型支付企业已不满足现有业务,由线上走向线下开始全业务布局。

在各种线下支付方式中,POS机收单交易的规模占比达到90%以上,是所有线下支付手段中最为主要的支付方式,银行卡收单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线下支付市场,已受到第三方支付业界的普遍重视。

随着预付卡发卡主体的多样化,支付公司、数据处理商、网络公司等各种类型的预付卡参与主体也逐渐增多,预付卡已经渐成产业体系。预付卡发行和使用数量快速扩张,使用范围日渐延伸,功能不断创新,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渐强。

北京、上海等地起步早,参与者众多,竞争也最激烈,在全国已形成了个别有影响力的主导品牌。2012年在全国多用途预付卡市场中,联华OK和资和信分列全国多用途预付卡企业排名前两位,斯玛特、海航易生、雅高e卡和壹卡会位列行业三到六位。

pos机相关文章:pos机原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