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调整力度,教育部支持高校布局集成电路、AI等专业
7 月 23 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关于开展 2024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大本科专业调整力度,着力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
本文引用地址://www.cghlg.com/article/202408/461666.htm《通知》要求「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支持高校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能源、绿色低碳、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国际组织、金融科技等关键领域布局相关专业,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通知》提出「推动专业优化升级」,支持高校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培育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
此外,《通知》还提到「加强省级统筹指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引导高校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并做好增设专业形式审核工作,对不符合工作要求的高校及时提出反馈意见。2024 年 7 月 31 日前在平台报送本地急需紧缺以及就业率低的专业清单,为属地高校优化专业结构提供参考。
今年 3 月,教育部发布 24 种本科新增专业,设置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 3389 个专业布点,数量之多为历年之最。其中,新增布点 1673 个、撤销布点 1670 个,数量基本持平。以学科门类计,工学所涉专业数量最多,有 1322 个,占比 39%,这与工学作为第一大学科门类的基本情况相呼应。从区域布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专业有 1802 个,占比 53.17%。
在本次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中,24 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2024 年起,即可进行高考招生。目前,目录内共包含 93 个专业类、816 种专业。此次一共增设 24 种新专业,其中,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设置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等专业;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深化「四新」建设,设置电子信息材料、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等专业。
高校加速获批「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专业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制度基础设施。针对国内对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教育部于 2003 年设立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专业。
自 2003 年起,陆续有高校获批新增「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专业。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近年来,高校新增「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速度明显加快:每年获批新增备案或审批「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专业的高校在 2020 年增至 10 所,并在 2021 年、2022 年均突破了 20 所。
与此同时,还有高校开设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二学位,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 2003 年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又在 2021 年新增备案设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二学位。
对此,有熟悉集成电路产业的从业者向记者表示,获批高校的增长说明国家对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视,有利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的长远发展。「当前我国集成电路发展的薄弱环节是制造环节,我们期待国家在集成电路制造相关专业培养更多人才,比如高精度运动控制、光学、材料等相关学科。」
目前,「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隶属于我国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卡脖子领域」而设立的「交叉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从过去分散在不同二级学科中,到如今「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成为一级学科,背后也有我国解决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缺失问题的努力。
2020 年 12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设置为一级学科。对于增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作出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决定,就是要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出满足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为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