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专栏

EEPW首页 > 博客 > 散热的基本原理及常见的几种方式!

散热的基本原理及常见的几种方式!

发布人:18022895594 时间:2024-06-25 来源:工程师 发布文章

传导散热是指热源的热量直接传导或通过与其接触的导热介质以达到散热的一种方式。例如CPU散热,通过导热硅胶垫片贴合CPU和散热模组,从而把CPU的热量更快地传递到散热模组,降低CPU温度。

辐射散热将机体的热量以热射线的形式散发给周围温度较低的物体,即散发于低温空气中,称为辐射散热。这是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例如CPU散热,CPU通过导热硅胶垫片把热量传递给了散热模组,散热模组再通过辐射散热的方式把热量带到温度相对低空气当中,对流散热通过空气的流动来达到散发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散热方式:

1.导热界面材料

导热界面材料(TIM),也叫界面导热材料,是一种普遍用于IC封装和电子散热的材料,主要用于填补两种材料接合或接触时产生的微空隙和表面凹凸不平的孔洞,减少传热热阻,提高散热性能。

因为空气热导率只有0.024W/(m·K),是热的不良导体,将导致电子元件与散热器间的接触热阻非常大,严重阻碍了热量的传导,最终造成散热器的效能低下。

使用具有高导热性的导热界面材料填充满这些间隙,排除其中的空气,在电子元件和散热器间建立有效的热传导通道,可以大幅度降低接触热阻,使散热器的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导热界面材料在热管理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2.热管

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新型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它利用毛吸作用等流体原理,起到良好的制冷效果。

热管一端为蒸发端,另一端为冷凝端。当热管一端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下流向另一端,重新凝结成液体,并释放出热量。液体再依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端,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到另一端,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源源不断的传导开来。

3. 均热板

VC,一般称为均热板,或均温板,是利用相变化的原理来实现快速导热的一种散热元件。蒸发吸热,冷凝放热。VC就是通过一个封闭的腔体,内部烧结有毛细结构,注入循环工质,抽真空。工作时,接触芯片的位置(蒸发端)工质吸热蒸发,变成蒸气快速移动到散热片(冷凝段),预冷,冷凝成液态,放出热量,然后通过毛细结构回到蒸发端,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实现将热量从蒸发端输送到冷凝端的功能。

畅能达提出了新型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技术,基于相变超薄均热板提出了“6+1”电芯材料体系的散热,解决相变材料吸收的热量无法有效释放到外界环境的问题,特别是在高放电率、高环境温度等恶劣条件下,可能导致单一相变材料冷却技术失效问题。

畅能达散热方案用于电池应用的锂离子电池组的高效和有效的热管理对于该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延长寿命至关重要。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关键词: VC均热板 散热器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