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专题 > 模拟电路教学心得

模拟电路教学心得

作者:上海交大电子工程系副系主任 周玲玲教授 时间:2008-03-24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本来我想讲一下学生学习、模拟电路教学方面的内容,但因为时间短我没有做准备。所以我就讲一下模拟电路教学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今天来了很多工业界的朋友,他们可能对人才培育也有一些想法。我们今天希望能听到一些业界的想法,能够对我们教学方面有一些指导。

本文引用地址://www.cghlg.com/article/80579.htm

  我本人从事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教学工作,包括制订一些培养计划,同时我也承担着学院、系的模拟电路的教学工作。应该讲,跟这块还是有点关系的。感觉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包括学生毕业以后的反映看,这一块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改进,特别是我们的教学内容方面。我就这方面稍微简单讲一下。

  现在模拟电路这门课程,在全国只要开电子信息类课程的专业学校,都有这个基本的课程存在。覆盖面相当广,是电类的基础课。但其他非电类的学生,也会开一些相应的课程,比如机械学院,我们会开电类基础的课,其中也会涉及到模拟电路的教学。上海交通大学现在基本是把模拟电路跟数字电路分开的。全国范围来讲,覆盖范围还是很广。除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以外,在网上还有射频、电路,都应该归属到模拟电路的课程里去。通信类的课程里它是自成体系的,跨越的时间也比较多。二年级一直上到大四选修课,都会涉及到模拟电路方面的课程。因为个课程本身是带有实验性的环节,所以是理论教学跟实验课程是配套的,我们配备的另外一门专门的实验课程,单独列课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就全国范围讲,相关的学会也比较多。像国家教委有专门的电子线路方面的课程组,也有民间的一些电子技术学会、研究会,很多,其实也是提供了一个相当大的舞台给各个高校、从业人员一个交流的机会。这是我们目前对这门课程的一个大概现状。

  但我感觉这么多年教学下来,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

  首先,我们的教材内容和实际应用差距比较大。刚才莫编也说了,按照现在半导体工业的发展,现在很多器件的内容已经不再是原先我们讲的集成的了。目前的教材对这块涉及还是不多。国内很多教材都是偏向于晶体管的。

  第二,各个学校为了压缩学时,很多课程都尽量采用少学时。交大原来模拟电路方面的课程,半导体器件是有72学时的模拟电路,到了最近,又降到了只有54学时。课程的学时数一少,给我们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就是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些内容灌输给学生。我们希望能得到一些业界的支持,在集成电路发展那么迅速的情况下,我们教学方面应该有一些什么样的方法能够适应现在技术的发展。

  另外,电子技术这一块,从学习的难易程度看,数字跟模拟之间还是有些区别。有人老有一种感觉,现在很多系统都是数字的,手机也是模拟系统的,电视也是纯数字系统,有没有必要把模拟的课程讲下去?我们当初制订计划的时候曾经有这种声音,觉得模拟电路根本不用再上了。这种现象,还是存在的。

  从学生角度讲,他比较喜欢做仿真,但对涉及到的手工计算比较发怵,觉得比较难。所以学生都是喜欢做软件,不喜欢做硬件。

  还有一点,就是理论跟实践之间有一些脱节。我们教学的时候,一般理论讲得多,但实践、硬件怎么应用方面,还是讲得比较少。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半导体器件发展速度相当快,大学生接触到的新的器件的机会,比较少。
我们希望能得到业界的一些帮助。

  首先,就是教材的改进。目前有几本国外的教材相当不错,我们可以引用。包括交大,也在用,但比较少。

  另外,在比较少的学时的情况下真正把模拟电路精髓的东西传输给学生,这是最关键的。比如课件方面,教师方面还是可以做一些工作。根本上还是思路的变化,到底现在我们给学生讲什么?现在我们还是从基本的课件讲起。基本SOC以后,很多芯片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但要学生对芯片、半导体一点都不清楚的程度上一下就进入芯片级的话,我估计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肯定要从一个最低的台阶开始,一步一步往上走。这点还需要克服和探索。有人认为现在数字系统一定会取代模拟系统,这是不可能的。仿真跟实践能力、手工计算方面,也要达到好的平衡点。

  对学生讲,比较好的能接触到芯片、做动手设计的,还是要在课程体系上做调整。目前高校培养学生的方式,基本还是课程教学为主。要改的话,从一门课程改还是有点难度。关键是课程体系的改变。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平台,给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关键还是要在体制上、在体系结构上做一些大的调整。

  另外,学会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平台。我每年也开一些学会的年会,在这个会议上可以听到各个方面的老师的信息,觉得很有用。对提高我国的模拟电路课程教学方面很有用,其实目的还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

  最后一点,我们高校老师在做计划的时候还是偏重于高校的体系。但跟业界的联系,相对是比较弱的。他们希望什么样的人才,哪个方面特别需要得到加强的,这个信息对我们还讲是比较欠缺的。如果这个平台能够搭建好,也许对我们制订各种培养计划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模拟电路文章专题:模拟电路基础

电路相关文章:电路分析基础




关键词: 模拟电路 教学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