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温湿度传感器产品――分类总论

温湿度传感器产品――分类总论

作者: 时间:2012-04-26 来源:网络 收藏

共有:

本文引用地址://www.cghlg.com/article/160730.htm

一、 暖通型(环境温度0---50℃)

1、概述

在供暖、制冷以及换新风过程中精确测量可以实现舒适的工作环境,不但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节约大量能源,有效地保证计算机电信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性能稳定,当前作为控制依据的温湿度测量信号的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广泛应用于楼宇自控、电信机房、造纸、仓储物流、商场、宾馆、电影院、火车站、博物馆、实验室、游泳馆、图书馆、健身房、教室、剧院、农业大棚、药厂、医院、气象、洁净车间等环境。

2、(1)技术参数及其示意图

工作电压

12VDC、24VDC

输出信号

电压型:0-10V、0-5V;

电流型:

4-20mA(两线制)4-20mA(三线制)

测量范围

温度:0-50℃ 、-20-50℃

湿度:0-100%RH

测量精度

温度:±0.5℃或±0.3℃

湿度:±2%RH

二、工业型温湿度(环境温度-40—120℃)

1、概述

在工业过程中对湿度的控制越来越严格,电阻式湿度传感器凭借其卓越的耐温性、耐湿性,可以在-40—120℃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证高精度,高稳定性、优越的可重复性,以进行温湿度测量工艺环境的温湿度,成为该领域最具性价比的。工业过程中,温湿度测量的重要性,突出体现在烘干和冷冻领域。广泛应用于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食品、蓄电池、气调库、冷库存贮等工业的过程测量与控制。

2、技术参数及其示意图

工作电压

12VDC、24VDC

输出信号

电压型:0-10V、0-5V

电流型:4-20mA(两线制)4-20mA(三线制)

测量范围

温度:-40-120℃ 湿度:0-100%RH

测量精度

温度:±0.5℃或±0.2℃

湿度:±2%RH、±3%RH

三、 超高温型温湿度传感器(环境温度120—600℃)

对于超过120℃环境下的湿度学参数的获取是湿度测量领域的几大难题之一。超高温环境充分考验湿敏元件的耐温性、耐湿性。

经过多次使用、改进和升级,现面向市场推出加强型超高温湿度传感器,又称循环降温型湿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先利用导气管把被测环境气体导入测量腔,通过大功率风机用风冷的方式把高温气体充分降温,实验数据表明降温后温度为降温前的1/3。用工业探头可实现对600℃以下高温气体湿度的测量,在绝对湿度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采样气体的导入、测量、返回均在充分密闭系统中进行,不与外界进行湿气能量交换,同时在电路中加入补偿和智能换算,从而实现对高温环境湿度的测量。本可直接测量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由于100℃以上的绝对湿度计算参数欠缺,本产品可解决高温环境下绝对湿度的测量问题。

本产品可在120℃下保持测湿的稳定性和准确度,具备较为长久的使用寿命,具有突出的优点,产品另加装了循环降温系统,大大提高了测湿的温度,使测头可以测量600℃环境内的气体湿度。

循环降温装置具体原理:用吸气机装高温气体从容器环境中吸出,经过循环系统降湿处理后,由温湿度敏感元件测量温湿度值,在由排气风机送回高温区内,整个过程在密闭环境内进行。由于装置内壁湿度不低于被测气体温度从而不会产生结露现象,且不致造成水份损失,绝对湿度值保持一致,使测温精度得以保证,而成本大大降低,使高温测湿低价可靠较为准确。

目前该产品广泛适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兵器、机车舰船、纺织仪器设备、发电变电、冶金矿山、科研院所、计量科研、电厂、陶瓷、粮油加工、工业管道、孵化箱、发酵仓环境实验箱、烤箱、烘房、高温实验箱、高炉、等高温场合。

该传感器经过北京、上海、南京、天津、重庆、珠海等地90多家客户的现场实验。精度、重复性、年漂移等指标均大大优于芬兰、瑞士、奥地利等进口产品。

四、热风除露型温湿度传感器

1、概述

冷库、果蔬保鲜库即气调库的-5—5℃的低温和95%RH以上的高湿环境等易结露、结霜,由于湿度测量是敏感元件与被测介质直接接触的测量,湿空气会在敏感元件表面结露、结霜。传感器元件不能实现正常测量,甚至造成损坏,因此,该环境下的湿度参数的获取成为行业的难点。

本公司潜心钻研,开发出热风除露型湿度传感器,当敏感元件表面形成结露时,通过智能芯片起动传感器探头两侧的对流风机,在探头内预置发热电阻。风机把热空气吹到湿敏元件表面。及时把敏感元件表面的霜和露完全除去,使传感器运行在正常状态。现场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在结霜或结露的环境下平均寿命达100000小时以上。该传感器具备的优点为除露式除霜处理后,传感器性能即可恢复。广泛使用于对湿度控制严格的冷藏室。冷库,气调库。水泥养护室等现场。

传感器相关文章:传感器工作原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